文言文《冯谖客孟尝君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冯谖客孟尝君》选自《战国策·齐策》,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(焚券市义,谋复相位,在薛建立宗庙),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卓越才能——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。也反... 2016年10月10日1,013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蹇叔哭师》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蹇叔哭师》出自于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,文章记叙了秦国老臣蹇叔在大军出征郑国之前劝阻的一篇哭谏。秦穆公不听蹇叔的一再劝阻,被晋军在崤山打败。出征前,蹇叔哭送秦军,并阐述了他对当时战争形势的彻... 2016年10月10日832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臧僖伯谏观鱼》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臧僖伯谏观鱼》选自《左传·隐公五年》。隐公五年(前718年)的春天,鲁隐公要到棠地观看渔民怎样捕鱼。鲁国大夫臧僖伯从传统的为君之道出发,认为国君的根本责任是管好国家大事,而且任何举措都必须合... 2016年10月10日655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伶官传序》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伶官传序》选自欧阳修所作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,是一篇史论。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,推论出: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”和“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”的结论,说明... 2016年10月10日659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欧阳修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选自欧阳修所作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》,是一篇史论。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,推论出:“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”和“祸患常积于忽微,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”的结论... 2016年10月10日930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与韩荆州书》李白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与韩荆州书》选自《李太白全集》,是唐代诗人李白初见韩朝宗时写的一封自荐书。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——“生不用封万户侯,但愿一识韩荆州”,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,识拔人才。接着作者毛遂自荐,介绍... 2016年10月10日948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对楚王问》宋玉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对楚王问》是宋玉面对他人的谗毁所作的自我辩解。此文以宋玉回答楚王提问的方式,通过设喻和比喻,表现宋玉的清高孤傲、自命不凡的气质与品性。不过,该文风格虽然与宋玉的其他作品相同,但后人疑非宋玉自... 2016年10月10日638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宋玉对楚王问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宋玉对楚王问》是宋玉面对他人的谗毁所作的自我辩解。此文以宋玉回答楚王提问的方式,通过设喻和比喻,表现宋玉的清高孤傲、自命不凡的气质与品性。不过,该文风格虽然与宋玉的其他作品相同,但后人疑非宋... 2016年10月10日612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苏辙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上枢密韩太尉书》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于嘉祐二年(公元1057年),写给太尉韩琦的一封信。苏辙在文章开篇即提出了“以为文者气之所形,然文不可以学而能,气可以养而致”的观点,然后谈自己养气的方法,从... 2016年10月9日982评论 展开全文
文言文《唐雎说信陵君》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《唐雎说信陵君》本文通过信陵君杀了晋鄙,救下邯郸,打败了秦兵,保存了赵国。此刻,信陵君流露出自以为有功劳的神色。唐雎劝说公子不能采取这样的态度,要忘记自己的功劳。唐雎向信陵君的进言,说明一个人... 2016年10月9日730评论 展开全文